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 微信
无障碍
 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网站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绩效考评

    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2012-12-11 17:11     作者:办公室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2012年自治区审计厅工作简介

    2012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审计署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审计厅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10月份,全区各级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2739个,查出违规金额67.76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370.8亿元;通过上缴财政、减少财政拨款及归还原渠道资金等促进增收节支22.19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及其他部门移送案件线索和事项17;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交各类综合和专项报告、信息546篇,提出审计建议4832条,较好发挥了服务政府决策的作用。

    一、集中力量开展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圆满实现了预期目标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和审计署的统一组织,今年2月至5月,全区审计机关整合1550名审计人员组成118个审计组,对全区13个市本级和105个县(市、区)2005年以来318项社保资金进行审计(自治区本级和南宁市本级、隆安县、武鸣县、横县、青秀区的审计工作由审计署深圳特办负责)目前审计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根据审计汇总报告披露,截至2011年底,除了新农保和城居保推行时间较迟,只覆盖全区过半县以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区实现全覆盖,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合计4891.41万人,三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258.80万人。2011年全区18项社会保障资金收支规模分别为600.42亿元和467.21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3.11亿元。从审计情况看,当前我区各项社会保障资金总体安全,基金运行平稳。审计还揭示了社保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推动各有关部门积极整改我厅社保办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推荐为全国社保审计公务员集体三等功上报审计署表彰。

    二、上下联动,顺利完成50个县(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根据审计署的部署,由审计署深圳特派办负责牵头对我区50个县(市)2006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其中,审计署深圳特派办负责实施5个县的审计调查工作,自治区审计厅负责组织实施45个县(市)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2012525730全区审计机关共有306人参与这项审计调查,按时保质完成了审计任务审计调查的50个县中,46个县编制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12个县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恢复了已撤并的63个教学点,满足了边远地区学生就近入学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审计组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

    三、财政收支审计力度加大,促进了增收节支

    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目标,不断扩大财政收支审计范围。自治区审计厅全年完成11个预算管理单位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4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发现14类、69项共172个问题,涉及违规或管理不规范问题资金19.53亿元。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对政府投资和中央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执行情况跟踪审计力度1-10月份,全区各级审计机关完成政府投资审计金额997.52亿元,核减工程投资和结算额12.42亿元;其中,厅本级组织开展对18个重特大投资项目和26个续审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查出需要纠正的问题139个,涉及违规金额2.25亿元,核减工程款2689万元,为投资单位减少或挽回损失3.8亿元。自治区审计厅通过建立定期沟通、向上专报、跟踪整改等机制,较好地发挥了“审、帮、促”作用。

    四、审计服务国计民生和谐社会建设职能明显加强

    全区各级审计机关牢固树立民本审计理念,加大对“三农”、扶贫、公共卫生、教育、保障性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1-10月份,累计完成审计和调查项目468个,涉及专项资金总额184.85亿元,促进拨付和归还资金4.33亿元,审计后挽回损失2.34亿元,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制度的建立完善

    积极推进资源环保审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将资源环保内容纳入财政、投资、外资、经济责任等各个审计领域,加大对节能减排、农村面源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防治及国土、矿产、水等重要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领域的审计力度,全区共对50多个与节能减排政策执行情况相关的项目进行审计调查,制定和完善制度60多项,有力地促使有关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厅本级组织开展对河池市整顿关闭煤矿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继续对广西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工程项目进行竣工结算审计,初步核减工程建设资金2393.84万元,保障了资源环境保护资金的安全。

    五、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了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

    坚持以任中审计为主、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内轮审制度。110月份,全区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262个,其中,厅本级共对48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至11月底止已出具审计报告项目17个,出具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项目31个。在全区已完成的262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共查出违法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金额31.50亿元被审计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整改效果非常明显,有效发挥了预防、预警和防范的作用

    六、扎实开展“审计整改年”活动,促进了审计成果的深化运用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马飚主席关于“要把2012年作为广西‘审计整改年’,在全区组织开展审计整改活动”的重要指示,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审计整改年”活动方案要求,认真抓好活动各项工作,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审计整改年”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实现了预期的阶段性目标。从审计署审计项目整改情况看,2008年至2011年审计署安排对广西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17个,审计共发现问题221个、涉及金额358.83亿元,除7个问题既成事实难以整改外,可以整改的问题214个、涉及金额355.50亿元。截至20121031,已整改问题212个、已整改金额355.30亿元,问题和资金的整改率(即实际整改占可以整改的百分比,下同)分别为99%99.96%,分别比“审计整改年”活动开展前提高了22.077.9个百分点,余下的2个可以整改未整改问题正在整改中。从全区审计机关审计项目整改总体情况看,截至20121031,已整改问题20633个、已整改金额2030.12亿元,问题和资金的整改率分别为99. 22%98.37%,分别比“审计整改年”活动开展前提高了24.5940.05个百分点,余下的161个可以整改未整改问题正在整改之中。通过开展“审计整改年”活动,一批拖时较长、涉及部门多、整改难度大、涉及民生利益的问题得到了整改。各被审计单位在整改中坚持标本兼治,注重建章立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内控制度和长效机制。

    七、审计管理日益创新,审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创新组织管理方式,大力整合审计资源,确保了厅本级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创新审理办法,对审计项目实行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预审理和审计报告代拟稿正式审理的“两次审理”制度,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行“二次”会议审定,质量控制关口前移,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健全计算机审计应用的保障机制制度, AOOA系统、联网审计等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审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审计效率明显提高。

    八、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自治区审计厅与区内多所高校合作积极培养审计专业人才和审计领军人才,目前共有438名审计干部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审计专业本科、工程项目审计硕士等班次学习648名审计人员参加了计算机全国OA认证考试,已有22名学员取得硕士学位。创新学习方式,开展厅机关第三届“读书年”活动和网络学习活动等;自治区审计厅通过赠送书籍形式与127个市(县、区)审计机关共同建设“审计文化书屋”,推动全区广大审计干部职工的自觉学习;积极开展“审计大练兵”活动和“四手”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报送审计署评审的论文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各省级审计厅第二名。开展道德讲堂建设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我厅依法行政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初步被确定为自治区级依法行政示范点。在全区审计机关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出审计机关道德模范10名;以厅机关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鼓励、引导全区各级审计机关开展争创各级文明单位活动。今年,全区有14个市和县审计机关申报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目前正在办理申核实工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