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审计署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审计厅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11月份,全区各级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3984个,查出问题金额630.27亿元,其中违规金额51.5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578.66亿元;通过上缴财政、减少财政拨款及归还原渠道资金等促进增收节支16.83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23件。其中,自治区审计厅本级今年计划实施140个审计项目,目前有107个项目已基本完成,其余项目在实施中,查出问题金额191.10亿元,其中违规金额11.35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79.75亿元。
一、集中力量开展政府性债务审计,高质量完成了目标任务
根据审计署的统一组织和安排,7月至9月,全区各级审计机关按照“上审下”方式,组成审计组对全区13个市本级(自治区本级和南宁市本级由审计署驻哈尔滨特派办负责审计)、97个县(市、区)和1024个乡(镇)的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审计中,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全力以赴,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审核汇总相关审计统计报表和撰写汇总审计报告的任务,为各级政府加强债务管理、规范债务资金使用、防范债务风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扎实做好全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和整改工作,圆满实现了预期目标
根据审计署的统一部署,去年11月至今年4月,全区各级审计机关对2012年全区各类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了跟踪审计。审计结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将审计综合报告批转有关部门进行整改。为促进审计整改落实,自治区审计厅积极采取措施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工作,目前审计发现的问题,大部分已得到了及时整改,相关规章制度也得到了完善。
三、强化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规范预算收支行为
全区各级审计机关紧密结合本级预算执行、财政收支的情况和特点,按照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求,结合实际精选、优选审计项目,把本地区重要的“三农”、扶贫、公共卫生等财政专项资金和重大民生项目纳入审计范围,科学整合审计资源,创新审计方法,精心组织实施,较好地完成了本级2012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任务,发现7类、20项共158个问题,涉及违规或管理不规范问题资金90.48亿元,有效地发挥了看好国家钱财,确保公共资金节约、合理、有效使用的作用。
四、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审计机关一手抓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一手抓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区已有自治区本级和南宁、贺州等8个设区市成立了新的经济责任审计专职机构;自治区审计厅下发了不同类别审计对象的审计方案、审计管辖范围划分办法等文件,举办了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培训班,进一步规范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418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其中,厅本级已完成15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五、扎实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全区各级审计机关根据项目建设的需求,加大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力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11月份,全区各级审计机关共完成投资审计项目2817个,项目投资额194.54亿元,核减工程投资和结算额(概预算和结决算)27.48亿元。厅本级共对45个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查出问题金额15.07亿元。
六、切实做好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提高利用外资的整体效益
今年以来,厅本级共完成10个国外贷援款项目公证审计,完成项目计划的100%。同时,把绩效审计、基本建设投资审计理念贯穿到审计全过程,不断深化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正确处理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积极协助被审计单位整改存在问题,得到了项目主管机构和业主的好评。
七、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审计,服务国计民生和谐社会建设
全区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抓住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加强审计监督,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把相关资金、项目纳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跟踪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等方式,切实把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公众关注的资金(项目)纳入审计监督范围,特别是加大了对“三公”经费的审计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加大对“三农”、扶贫、公共卫生、教育、保障性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1-11月份,累计完成审计和调查项目498个,涉及专项资金总额194.8亿元,促进拨付和归还资金5.12亿元,审计后挽回损失2.58亿元,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制度的建立完善。三是积极推进资源环保审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将资源环保内容纳入财政、投资、外资、经济责任等各个审计领域,加大对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及国土、矿产、水等重要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等领域的审计力度,揭露查处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全区共对60多个与自然资源保护、节能减排政策执行情况相关的项目进行审计调查,有力地促使有关方面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生态广西”、“美丽广西”建设。
八、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发展的根基
今年以来,全区审计机关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区各级审计机关把学习党的十八精神与学习全国、全区“两会”、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开展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宣讲、参观学习、体验实践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深化了学习效果,增强了做好审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自治区审计厅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格按照中央、自治区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以提升会议效率、提升文件质量、提升激励效应为内容的“三提升”活动,以服务“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服务农民工、服务企业为内容的“三服务”活动,以深入基层、深入审计一线、深入处室为内容的“三深入”活动,以推进公开“三公”经费、公开办事流程、公开信访渠道为内容的“三公开”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