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审计局始终坚持探索创新,通过推行“量力而行、量智而谋、量时而审”的工作原则,实行“借势强审、借力助审、借智创审”的方式方法,夯实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实效,创新强审初步落地见效。
着眼“全覆盖”,推行量力而行,量智而谋,量时而审
为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该局党组创新提出在审计项目谋划和实施过程中全面推行“量力而行,量智而谋,量时而审”的“三量”工作原则,科学定量,突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审计效能。制定项目审计实施方案集中会审和审计项目实施过程质效管控制度。在项目实施前,以集体会审的方式确定项目的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审计步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召开质效管控会,讨论解决项目难题疑点,掌控调整项目实施的方向、深度、广度和进度,从而提高审计效率。
着眼“聚合力”,尝试借势强审,借力助审,借智创审
围绕“三量”原则的深化和细化,重点在审计人员和专业能力局限方面寻找突破。一是借势强审。推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建立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强化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持续推进乡镇和重点经济部门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两年多来,按照“政府审计先行一步,内部审计跟进检查”的原则,陆川县教育系统下属学校、卫健系统下属医院和重点部门所属二级以下(含二级)单位由主管部门牵头实施内部审计,审计结果报县审计局备案,确保审计监督不留死角。截至2020年底,陆川县已有42个镇(单位)成立有内审部门,累计开展并完成内部审计项目73个,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作用,成为国家审计的有效补充。二是借力助审。借助内部审计的力量,助力重大审计项目深入开展。通过“以审代培”方式,从相关镇及县直单位借用内审部门人员参与项目实施,既满足了部门对内审人员培训的需要,又有效缓解了国家审计机关人力不足的问题。三是借智创审。与广西财经学院签署《政学研合作协议》,每年至少1次带着问题到财经学院与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或邀请财经学院的教授到该局现场释疑,解决审计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此外,以实习基地的形式,每年接收财经学院的学生到审计局实习,有效解决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
“三量三借”创新强审措施实施以来,陆川县审计局获评自治区、市优秀审计项目15个,优秀AO案例4个,审计基础进一步夯实,审计质效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呈现蓬勃向上的势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